洮阳镇:初心映照搬迁路
2019年12月25日下午五点钟,天色阴暗,寒风肆虐。听天气预报说晚上有雪,金小春猛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习惯性地准备出门填炕。
“看我这记性,怎么还想着填炕?搬了新家,填炕耙早都扔咯。”回过味儿来,金小春长出一口气。当晚,一场冬雪如约而至,北风呼啸,金小春一夜安眠。
“填炕”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在临洮方言里是“烧炕”用的材料和“烧炕”的意思。要在一年多前,金小春可不敢这么任性,一听说下雨下雪,先要把炕填好,才能睡个安稳觉。
原来,金小春的老家在洮阳镇老庄村,这里山大沟深,距离县城十几公里,是当地有名的“出不来”村。20多年前金小春嫁到这里时,她就从婆婆手中接过了一件“传家宝”——一把久经岁月打磨的填炕耙,从此之后,这个小方头大长腿的木耙就一直陪伴在金小春身边,在每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金小春总是用冻的通红的双手,点燃那些提前拾掇好的树枝麦草,用土炕温暖每一个家人。
北方的冬天总是那么寒冷,在那些捉襟见肘的日子里,金小春家里只有堂屋才生火炉,为了省下仅有的那点炭火,火炉每天的燃烧时间是被严格控制的,临近夜晚更是要扑灭炉火,然而,每一个寒冷的冬夜总是那么漫长,遇到半夜填炕燃尽,头和屁股两头儿受风,那透心凉的感觉真是让金小春终生难忘。一年冬天,大雪封山,金小春和丈夫两人带着三个孩子,背着书本和干粮,走了三个多小时翻过了二十几里的山路,才把三个孩子送到了县城的学校,“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城里有一个自己的家”,三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话语,犹如一根倒刺深深扎在了金小春和丈夫心里。
“但凡有办法,怎么都要搬出去!”金小春说,一年家里的收入屈指可数,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学,哪有钱搬新家,这个小山村养育了金小春一家人,同时也捆住了一家人的手脚,一家人再怎么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搬家的法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要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这些关注百姓住房、饱含真情的话语直抵人心,给金小春一家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每一个贫困群众“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其实从2016年开始,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一系列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就已经在临洮县落地实施,县城里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洮阳镇镇村两级的党员干部带着党的惠农政策,第一时间来金小春家进行了入户走访,他们考量家里的收入情况,了解金小春一家人的实际需求,金小春心中的那个遥不可及的进城梦好像一点点照进了现实,但是家里的那几亩薄田一年下来的收入屈指可数,如何支撑高昂的房价,全家人搬到城里后能干啥,一丝丝愁云又笼罩在了金小春一家人的心头。
百姓需求就是施政所向,洮阳镇政府给金小春量身定制了一套搬迁计划,彻底打消了金小春的疑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金小春一家人在资金方面享受一定的补贴,按照政策规定,全家人的自筹买房资金不超过10000元,同时,家里每人还可以享受8000元的补助资金,剩余资金全部由政府统借统还,这对金小春一家人来说可真是天大的好事,金小春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十三五”期间,洮阳镇共有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乘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东风搬进了新家,开启了新的生活。2018年秋天,离开的一天终于到了,金小春小心翼翼地拾掇好家里的填炕耙、火炉、擀面杖,一把火烧尽了家里储存的所有填炕,火光升腾,金小春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生活。
搬新家是一件大事儿也是喜事儿,按照一家人的喜好和生活习惯,金小春和丈夫商量着把新家好好装饰了一番,孩子的高考喜报当然要摆在最醒目的位置,新式的沙发、冰箱、电热水器一应俱全,在这寒冷的冬天,金小春一家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度。
2019年9月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又给金小春一家人送来了新的温暖,洮阳镇的党员干部时常来金小春家里“串门儿”,看看家里的暖气热不热,问问两个孩子上大学的钱够不够,面对面跟金小春夫妻两人商量下一步的务工计划。
金小春进城梦的逐步实现,是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两年多的搬迁路,党员干部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带到了每一个贫困群众身边,把为民服务的初心一笔一划书写在了漫漫山路上,一点一滴渗透进了脚下的这片山川土地。
对未来,金小春和丈夫岳红伟有两个美好的设想:搬迁后,金小春和丈夫可以去县城打工,不用再在山上辛苦种地;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家里肯定会有更多收入。
搬家后的第二个冬天,金小春在城里的新家给全家人包了一顿饺子,团圆的气氛和新家的温暖让金小春常常出神,孩子们的嬉笑打闹总会在第一时间把她拉回现实,热气氤氲里,一家人笑的开心、吃的满足,好日子犹如窗台上的鲜花一样,一路绽放。
(来源:看临洮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姚登清;审核:桑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