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甘肃:丝绸路上旧貌换新颜
丝绸路上旧貌换新颜
——甘肃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初夏时节,迎着朝阳,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更耀眼的光芒。镜头拉近,农家小院干净整洁,通村道路纵横交错,田间地头一派劳作繁忙……千里陇原大地涌动着勃勃生机。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甘肃坚持把党建引领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眼下,全省农业产业效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铺展开来。
强化理论武装激发内生力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铸魂赋能谋发展,甘肃分层分类抓好基层干部培训,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乡村振兴。
依托各级党校对领导干部开展培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布局,设置专门课程、进行专题讲授。在主课堂组织学员开展原著自学和经典诵读,引导广大学员学原文悟原理,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省党员教育中心培训职能,举办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29期、培训4700人。突出农村党支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任务、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和具体措施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紧盯村党组织书记思想、工作、作风中的短板弱项,量身定制培训内容。
通过“主课堂+远程分课堂”方式,由省委组织部直接对6.2万名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2.1万名换届后乡镇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全覆盖开展培训;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网络培训班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络培训班,培训全省基层党员干部10万多名,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我这几天就是要把和乡亲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聊透彻,我慢慢讲,有啥不懂的直接问我……”前不久,刚参加完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视频培训班,白银市会宁县汉家岔镇花儿岔村第一书记武浩,赶紧回到村里,和村民围坐一起,宣讲惠农政策。
筑牢战斗堡垒提升组织力
说起陇南市文县碧口镇豆家坝村的丁艳,村民纷纷点赞:“她年轻、用心还有干劲,来后帮我们修了晾晒场,引进了黑木耳种植技术,腰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舒心,真攒劲!”。丁艳是一名大学生,前两年成为豆家坝村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
乡村要振兴,“领头雁”得配强。去年3月,全省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新班子展现新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焕发新气象。通过换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8.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98.2%;稳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1.2%;全省乡村两级班子实现年龄学历大幅改善、经历结构大幅优化、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利用换届契机,一批熟悉“三农”工作、产业经济、生态环保、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下降到36.5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18.1个百分点,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占95.7%。
筑牢夯实战斗堡垒,甘肃持续打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工作信息化、“四抓两整治”组合拳,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切实发挥4000多名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作用;采取精准排摸、领导包抓等措施,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印发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扶持2310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省委组织部专门下拨1000万元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全部用于支持未达标村党群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全省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120平方米以上。
集聚各类人才强化支撑力
芒种时节,走进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种植户杜秀萍家的田地里站着三三两两的村民,交头接耳。走近细听,原来是专家在指导村民新的种植技术。
“现在韭菜品质越来越好,上市后很受欢迎,真是多亏了省里派来的大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杜秀萍高兴地说。
乡村振兴呼唤人才。甘肃各级组织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40条措施,对推进人才振兴作出安排部署。开展教育、卫生“组团式”人才帮扶工作,从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选取一所高中、一所职高、一家医院开展为期3年的“组团式”帮扶,带动提升当地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实践活动,遴选51名副高级以上省级专家组建省级专家服务团,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先后深入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现场解决技术难题300多个。
【来源:甘肃组工网 | 编辑:邢玉梅 | 编审: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