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洮阳镇双联村:集体经济发展促乡村“蝶变”之美
夏日的风拂过乡野,一面是阳光,一面是欢笑!趁着天气晴好,走进临洮县洮阳镇双联村,“狄道乡韵”文化旅游景区继续涵养浓浓的乡土底蕴,日光温室中一颗颗红彤的草莓散发着诱人的色泽和香甜,“星空露营”基地让忙里偷闲的人们可以“慢煮生活、共忆乡愁”……伴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双联村正在以更加浓重的“笔墨”绘就强农兴村新图鉴。
近年来,双联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抢抓省、市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有利时机,依托区位优势和“狄道乡韵”景区,探索推行“村企联营”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打造集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产业升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让走出贫困的双联村再次蝶变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颗新的明珠。
支部引领,建好“美丽乡村”新样板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2021年,完成村“两委”换届的双联村,立足村情实际,谋划提出了“党建引领、建强基础、育强产业、带富百姓”的工作思路。
落实新思路新举措的第一要务,就是夯实基础,筹资新建278平方米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优化服务场所功能,打造“五好”党群服务中心,不断筑牢支部战斗堡垒。当时,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陈体旋承诺:“我们新一届班子要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新建一个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让村里的党员群众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从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到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村党支部开启了“无缝衔接”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带头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厕所、垃圾、污水、风貌、庭院“五大革命”,探索出2种水厕、4种旱厕改造模式,完成改厕246座,全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以上。争取污水处理项目资金,铺设污水管网3公里,引导群众合理排放生活污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风格”的思路,积极修建排水渠、农作物晾晒场等基础设施,实施拆危治乱、闲散地改造、庄前屋后“四园”打造等工程,助力提升“狄道乡韵”景区乡土农耕风味,同时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美的环境更需长效的管护。为此,双联村党支部推行网格化管理,以划定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的方式,将村内巷道环境卫生包区到人,以“党员监督+群众参与”的方式,做到“重点区域日扫日清、其他区域随满随清”,让全村人居环境的“美”成为一种常态。
村企联营,唱响“美丽经济”重头戏
要实现“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目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必要抓手。认识到这一点的双联村党支部,开始着手解锁村集体经济发展“密码”。
“最初我们只有光伏电站分红和一小部分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双联村包村领导浪银兰介绍道,“后来我们召集村‘两委’和党员致富能手共同商议,形成了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打造‘文旅融合·产业升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共识。”
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狄道乡韵”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独特优势,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以“村企联营”为主导的集体经济“四加”模式。
借着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的“东风”,村党支部积极筹资450万元,建成了28座全自动日光温室,通过招商租赁,引进种植能手,发展了以香甜奶油草莓繁育、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以“个人采摘+统一配送”方式,稳定销售来源,吸纳群众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7.6万元,走出了“党支部+种植能人+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伴着周末游、团建游的热潮,村党支部又探索实施了“村集体+乡村旅游”模式,以村集体闲置土地入股形式,引进青年创业人才创建“星空露营”基地,发展以夏季轻奢帐篷露营、全地形越野卡丁车和冬季冰雪嘉年华为一体的全季节综合性休闲娱乐产业。“‘星空露营’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分红4万元,在助力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就业、发展‘地摊经济’增加收入、共同致富。”村党支部书记陈体旋介绍说。
紧扣市场需求,双联村党支部于2022年初统一流转农户土地98亩,引进渭源壹米花卉合作社,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建设鲜切玫瑰产业基地,建成双拱双模温室6座,配套建设保鲜库、加工车间和展销中心,打造了以鲜切玫瑰、设施农业、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分红10万元。
同时,村上采取“村集体+资产租赁+资金入股”方式,对外出租“狄道乡韵”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广场房屋等村集体闲置资产,整合各类资金入股农家乐、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循环滚动发展,促成了“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转变。
共治共享,展现“美好生活”新风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实现产业升级、群众致富的基础上,双联村党支部聚焦“服务提效、治理有效”,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结合村情实际,村党支部牵头建立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自治网格+积分超市”的村民自治体系,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先进典型学习和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引导群众争优创先,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厚植基层治理道德基础。
为拓展村级场所服务功能,打通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村党支部对党群服务中心旧址进行了改造提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了“百姓夜校”。
双联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十分支持“百姓夜校”运行,先后多次协调邀请省、市、县专家学者来双联村“百姓夜校”为群众宣讲培训。工作队成员韩军介绍说:“我们经常利用晚饭后时间,采取‘固定+流动、集中+分散、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惠农课程,旨在引导群众学习新思想、倡树新风尚、了解新政策、掌握新技术。”
如今,双联村的乡村治理也成为全镇标杆村,乡风文明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红马甲”志愿服务、“红黑榜”评比、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运用,有效推动了村庄和谐善治,助力双联村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从“貌”的改善到“质”的蜕变,村党支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更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