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心”涵养“三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做到学史崇德。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自觉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干事创业始终把“三德”放在首位,以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起而行之,当好人民“公仆”,办好为民之事。
以“绝对”之心,树牢“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政以德,修己安民。”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怎样才算做到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要把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当前重点工作作为“磨炼场”“实训地”,不断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勤勤恳恳做好利民便民之事中,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以“为民”之心,树牢“造福人民”的公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丢掉了“造福人民”的公德,忘记了“为了谁”的初心,最终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从百年党史中认真汲取求真理、明大义、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精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深入基层一线、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在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同时,我们要始终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脚下常沾亲民之泥,使我们党永远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以“敬畏之心”,树牢“严于律己”的品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个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严于律己的品德修养,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政治本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百年历史启示我们,一个政党要想永葆青春和生机,党的肌体“细胞”就必须由千千万万个信念坚定、心存敬畏、律己修身的坚定信仰者来构成。严于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按要求、按纪律做人做事。要把遵规守纪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自觉,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当严于律己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能力和思想根基就会更加坚固,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担当才更加坚定有力。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学史崇德,更应知行互促,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党史的滋养转化为不变的政治本色、奋斗的行动自觉,在实践中擦亮精神底色。
【来源:中共临洮县委组织部| 编辑:赵发明 | 编审: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