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脱贫攻坚答卷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临洮县脱贫攻坚成就综述

近年来,临洮县始终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和“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精细精微精确的“绣花式”扶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13年底,临洮县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7个、贫困村187个、贫困人口10.6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1.85%。经过8年的接续奋斗,全县现行标准下11.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临洮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打造宜居环境 擘画乡村“新画卷”
洮河之滨,阳光明媚。徜徉在临洮城乡大地,所见所闻令人欣喜:一条条纵横山乡的柏油路蜿蜒伸展,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山村深处;一幢幢整齐划一、典雅漂亮的二层小楼坐落在国道旁、田野里;覆盖全县的电网骨架,如一个个跃动的音符,谱写着临洮经济腾飞、和谐发展的序曲……
近年来,临洮县始终坚持打造宜居城、生态城,按照“显山、露水、彰文”的城市建设思路,深入实施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扎实推进市政道路、公共设施、城市景观、绿化亮化等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农村城市化。先后累计完成城建工作量97.69亿元,高标准完成了东大街、西大街、椒山西路等城市主干道路和电厂渠中医院段、岳麓山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新建阳光水岸、金地花园等高品质住宅小区14个,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7平方公里,洮河斜拉桥建成通行,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成了城区给水厂扩建、取水输水工程和东部农村引洮供水、中铺水厂水源替换等跨乡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埋设自来水管道1.48万公里,接通自来水10.82万户,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安全饮水率达到100%。全覆盖鉴定、发放农村房屋鉴定报告11.18万户,改造C、D级危房1.66万户,实现了所有农户住安全房的目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782户3.46万人,同步配套建成住宅工程及配套设施,“十三五”期间搬迁12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入住率、拆旧复垦率均达到100%。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完成农村改厕38249户。
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将城区和18个乡镇的144个行政村城乡环境卫生外包北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座,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一体化和长效化。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民绿化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5%。扎实推进洮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将洮河全河段划定为禁采区,治理水域面积2.4平方公里,解决了多年来洮河滥采乱挖问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成了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县级煤供中心和86个煤炭二级配送点,创建清洁村庄110个。特别是谋划实施了马衔山贫困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省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示范点。
同时,坚持把谋划实施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建成了临渭高速和定临、临康二级公路及普银公路,完成了国道212线兰州至临洮段改造,实施了定临高速、临渭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谋划的临康广高速、临洮至临夏一级公路、永靖至广河高速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内通外联的道路骨架已经成型。
聚焦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引进了润泽(临洮)智惠产业创新城、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重大产业项目,洮河国家湿地公园荣获“中国森林氧吧”殊荣,国家甘肃临洮体育训练基地成为全省首个、西北地区第二个国家级综合性体育训练基地,马家窑洮砚小镇列入全省创建的18个重点特色小镇之一,甘肃雪榕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成为西北最大的杏鲍菇生产基地。
推进产业扶贫 吹响振兴“集结号”
近年来,临洮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细化产业扶持政策、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等方面下大力气做文章,全面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时下正是临洮县高原夏菜集中上市的季节,菜花、紫甘蓝、西芹这些品质好、味道美的蔬菜在丰富老百姓餐桌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硬菜”。
记者来到连儿湾乡花儿岔村阳坡社党员王怀忠家的地头时,他正在菜地里忙着覆膜、栽苗、浇水。
“去年种了三垧紫甘蓝,三垧散菜花,收益比较可观,今年种了四垧散菜花,一垧多紫甘蓝。高原夏菜的收益要比洋芋好,一垧菜顶两三垧、三四垧洋芋。市场行情好的话,一垧菜的收益是四五垧洋芋的收益。”王怀忠说。
王怀忠种植高原夏菜增收致富的实践,也是连儿湾乡通过党建示范引领、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生动缩影。
连儿湾乡处于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以前以种植马铃薯为主。近年来,该乡通过大力引导,扎实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种植技术培训等活动,组织村社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党员代表、贫困户到安定区内官镇等地实地参观学习,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把单一的马铃薯种植调整为高原夏菜、马铃薯和中药材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全乡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近年来,连儿湾乡聚焦抓党建促脱贫,围绕深化“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建设,有效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功能,着力在支部引领、合作社示范、党员带动推广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真正走出了一条“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全村经济社会逐步呈现出富民产业发展兴旺、群众收入稳步增加的新局面。
临洮县结合落实定西市“551”产业扶贫模式,提出了“山区药材洋芋饲草加百合,川坪蔬菜花木改饲促旅游,全县上下抓好劳务搞养殖”的产业发展布局,确立了马铃薯、畜草、蔬菜、百合、中药材、花木、劳务“七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行了“一业一策一龙头一专班,一业一号一社一群”工作机制,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引进雪榕食用菌、聚春园食品加工、超大现代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46家、新型经营主体2302个、家庭农场139个,建设马铃薯贮藏窖4.93万座、中药材烘干房117座、果蔬保鲜库410座,累计落实产业扶持资金3.52亿元,培育形成了560万头(只)畜禽、60万亩马铃薯、27万亩蔬菜、18万亩中药材、10万亩花木、6万亩百合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深化农村改革 释放农村“新活力”
近年来,临洮县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以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契机,探索推行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合作金融“三位一体”农村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破解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难题的新路子。
在探索推行“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中,建立农民生产合作体系是重要一环。“2018年,我们村600多人多半外出务工,很多地撂荒了一半。以前,一亩马铃薯铺膜加施肥,5个人一天才能铺两亩。现在,用机械,3个人一天能铺8亩。”漫洼乡羊圈沟村尚春光说,现在大农机下地,不仅省力省钱,还增产增收。他算了一笔账,一亩马铃薯劳作成本降低近400元,亩均产量却提高了200公斤,这一降一升,至少增收700元。
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引导下,尚春光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种不过来”的问题。从刚开始的3台农机,到今年的17台农机、27种机具,尚春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流转了3700亩地,服务了全乡1万亩耕地。
临洮县通过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生产效率成倍提高。目前,全县机械化作业面积达92.6万亩,释放农村劳动力5.6万人次,为农户创造劳务收入5.12亿元。
与此同时,临洮县线下“织网”、线上“触网”,在2019年9月的农业农村“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启动会上,依托阿里巴巴钉钉系统,搭建起了“数字临洮——三位一体为民便民合作服务平台”,使手机变成新农具,上网变成新农活。目前,全县已有18.1万群众安装了公共服务平台,日均活跃用户达8.8万人。
2019年9月以来,采取农户网上自主选购、村级供销合作社统一下单、农资企业统一免费配送的方式,引导3.2万户群众线上订购农资4.1万吨,为群众每户节约农资购买成本200—300元,达到了农民少出门、少花钱、买真货的“双赢”效果。
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作,与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消费扶贫、产销对接、农校对接等方式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3.98亿元。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群众菜篮子“直通车”为97个小区2.95万户居民供应各类平价蔬菜5.5万斤。
同时,临洮县在服务平台上建立金融业务端口链接,按照“一次核定、余款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原则,在全县323个村开展信用贷款授信,授信农户38044户、金额23.31亿元,发放贷款14.77亿元,通过普惠金融网贷项目,已向全县8.52万人授信9.66亿元,发放信用贷款18002人6.01亿元,有效解决了群众贷款难、贷款慢问题。
强化民生保障 增强人民“幸福感”
近年来,临洮县坚持走以民生为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发展之路,努力做到在促进发展中关注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临洮县按照“三年上台阶、五年争上游、十年创名县”的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加强教育管理,推进教育改革,完善学生资助,开展“控辍保学”,加强教育扶贫,以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使临洮教育逐步走上了振兴之路。
临洮县依托“全面改薄”等项目,积极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形成了城区“一大学三高三初十三小十三园”和乡镇“一初一小一幼儿园多教学点”的办学格局,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208所学校全部创建为标准化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2016年,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成功承办了全国“全面改薄”现场推进会,投资4.8亿元的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建成使用。
临洮县统筹推进就业、卫生、养老、供暖、供气等各项社会事业,近年来投入民生事业资金占财政支出的“半壁江山”。招商引进了福建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了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老年人养护院、9所乡镇中心敬老院和104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全县养老机构床位数达2324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6张,在全省率先探索走出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虚拟养老“三合一”的养老新模式。先后累计投入资金2.55亿元,实施县医院外科大楼、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奇正藏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等项目238个,全县每千人病床数增加到5.26张,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临洮儿女将继续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再接再厉,永不停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来源:临洮党政网 编辑:边宝库 | 编审:安 平】